何柳的视线,被店外的身影吸引,一直在探着头看。
  林默娘跟她说话,结果没有得到回应,扭头来看,见到何柳的样子,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,却什么也没有看到。
  “婶子,你在看什么?”林默娘问。
  何柳在问话中回过神来,看了眼林默娘,立马拉起她:“我刚才看到一个熟人,你来看看是不是!”
  拽着林默娘来到店门旁,可是再往刚才看到人的方向看去,却已经找不到了。
  “诶,奇了,人怎么不见了。”
  何柳自言自语地,依然踮脚张望,林默娘只觉满头雾水:“婶子,你让我看谁?”
  何柳张了张口想要说,但还最终还是没说出来:“嗐,算了,可能是我眼花了。”
  林默娘只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,但是也没有往心里去。
  两人又回到柜台后面,开始吃饭。
  今天的饭食是何柳做的,煮了一把挂面,烫了些青菜,还有一碗豆花。
  林默娘从家里带了点腌渍的咸肉,配着一起吃。
  自从在苏芸儿这里做事之后,每个月都有月银不说,中午的这餐饭也是跟着苏芸儿在店里吃,而晚上关门的时候,店里有没有卖掉的吃的,也都让何柳和林默娘带回家,省了不少饭钱。
  渐渐地,何柳和林默娘家里,都有了些积蓄,于是他们也偶尔自己做点儿拿手的吃的,带到店里分享。
  两人边吃饭,边闲聊,偶尔去招呼下客人。
  “这些天芸儿那么辛苦,可是还没有忘记懒儿他们的功课呢。”林默娘跟何柳说,“懒儿昨天晚上跟我说,芸儿抽空就会检查他们的背诵、还让他们默字。”
  “我家小文也说了,说芸儿教得好,他最喜欢听芸儿讲故事。”何柳笑了。
  一提到孩子们念书的事情,两位老母亲就老怀安慰。
  孩子们念书,就算以后考不上功名,但是也能替人抄书、算账,总归饿不死,而且还能摆脱农民这层身份。
  毕竟在这个时代,读书人就是上等人。
  那考上了秀才公的书生,可是有见官不跪的特权呢。
  “可是念书太花钱了,现在只是芸儿帮着给他们启蒙,就已经花了不少钱了。以后若是真送去书院,那一年下来,最少也要三四两银子呢。”何柳叹了口气。
  “是,但是砸锅卖铁,我也要供懒儿念出来。”林默娘放在膝盖上的手,默默地攥成了拳。
  两人沉默的吃了几口面,何柳又扯了一个新话题。
  “诶,我前两天听说,芸儿买了些田地。”何柳有一搭没一搭的道。
  “田地?”林默娘有些吃惊,“芸儿他家没人能种地呀。买了地干嘛?”
  “买地干嘛,你傻呀,买了地租出去呀!”何柳忍不住笑了,戳了戳林默娘的额头,“把地租出去,以后每年租户拿银子或者粮食来当租金,芸儿就是那地主婆了。”
  林默娘默默吃了一口面条,可是还在想着何柳说的把地租出去的事儿。
  “芸儿可真能干。”她道。
  “那可是,听说买了快十亩地呢,不过要是想靠收租子过活,这地还是不够。”何柳说着,摇了摇头,又啃了一口咸菜条。
  “那得要多少?”林默娘问。
  “我也不知道,我就是瞎猜啊,这最少,不得有个几十亩?上百亩?不然每年租户送来的租子,就一小口袋粮食,也不够一家人吃用上一年的啊。你说是吧。”何柳道。
  听完,林默娘低头继续扒面条,默默地没再吭声。
  夕阳西落,码头这边只剩下零星的行人。
  何柳和林默娘也关了铺子,一起结伴回家。
  林默娘回到家里的时候,就见到林小懒——林默娘休掉马天年之后就给马小懒改了姓——正借着夕阳最后的余晖,在地上练字。
  林默娘是替林小懒买了笔墨纸砚的,但是林小懒不舍得用。
  所以常常在地上用木棍练字。
  林默娘和儿子简单聊了几句。
  “懒儿,娘真高兴,自从你跟着芸儿婶子念书之后,你就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,懂事了,听话了,人也稳重了。”
  “娘,我听村里人说,教书的都叫先生,我们现在,背地里都叫芸儿婶子为先生。”林小懒道。
  “懒儿,你喜欢念书么?”林默娘问。
  “喜欢!”林小懒重重地点点头,“我以前从来不知道,原来世上有这么多好玩儿的故事,有这么多厉害的人,有那么多的知识。
  “读了书,我才知道了孔融让梨,还知道了九族,我还知道了原来不同形状的字,也有不同的名字。娘,读书真好,我知道了好多东西呢!”
  林小懒摇头晃脑,兴高采烈地,跟林默娘说着这些天自己念书知道的事情,林默娘也跟着一起开心,欣慰。
  ***
  最开始住进宋家的那几天,宋子兴天天看着几个孩子念书练字,也想要念书了。
  但是孩子脸皮薄,不好意思说,于是大儿媳去找了宋大娘,宋大娘又亲自找了苏芸儿。
  苏芸儿自然不好也不能推辞。
  “只是子兴比几个孩子念得晚,得从最基础的教起,要比别的孩子都慢一些,我抽不出时间的时候,就让小草带他,但是我也会每天教导和抽查的,宋大娘,这个安排,你可还满意?”
  “满意满意,你我还能信不过么!”宋大娘十分开心。
  她倒不像林默娘似的,一定想要孩子摆脱农民身份啥的,但是也觉得念书认字是个好事,能多懂点儿知识,总比当个睁眼瞎,容易被人骗得强。
  所以现在每天检查功课,苏芸儿面前都一排座了五个孩子。
  宋子兴很聪慧,也很争气,虽然开始念书的时间最晚,但是却学得很快,小草总是跟苏芸儿说,自己给宋子兴说过一遍的知识,宋子兴很快就能记住了。
  苏芸儿也将这话转达给了宋大娘。
  宋大娘和子兴他娘李兰高兴地什么似的,立刻就去给宋子兴买了一套笔墨纸砚回来。
  ***
  宋家。
  林默娘睁着眼,看着天空从墨黑一点点泛白。
  而炕的另外一头,林小懒睡得十分香甜。
  林默娘悄悄起了身,从炕柜里,取出来一个小木匣子,里面是几张地契、房契,文契上还压着一根素银簪子,一对玉镯子,还有几串铜钱。
  这就是林默娘和林小懒母子,现在全部的身家了。
  回头看了看睡得香甜的林小懒,林默娘下定了决心,将木匣里的地契抽出来,塞到了衣服里。
  ***
  苏家新宅。
  苏芸儿今天来新宅查看工期进度,还有就是修缮的效果。
  原本院子里一颗葡萄树,几年没有人看管,但是年年都会接葡萄,只是接出来的果子太酸了。
  原本何柳给苏芸儿出主意,将这葡萄树给砍了:“你把这棵树给砍了,剩下的地方,你多养几只鸡也行,或者养头猪也可以啊。就算不养,这还能省了不少地方呢,看着多宽敞。”
  但是苏芸儿却不想砍掉。
  开玩笑,这可是葡萄树呀,葡萄在这个朝代还是珍稀物种呢,怎么可以就这样糊里糊涂的砍了。
  她游戏空间的灵泉水,拿来浇灌这棵葡萄树,应该可以让果子香甜起来。
  到时候,她也可以体验一把古人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的奢侈生活。
  除此之外,她还打算将院子里的泥土地面,用青砖铺上条路,通通往院子里的各个房屋和院门。
  此外剩下三分之一的面积用青砖铺好,并且搭了个棚架,就贴着葡萄树搭,让它用来爬蔓。等夏天,这里就是个天然凉棚了,可以作为家里以后在院子里的主要活动区域,可以坐着休息,或者摆了桌子吃饭。
  剩下三分之二的面积,再取其中的三分之一,搭了个鸡窝,比旧屋那边的大了些,以后还要在增加鸡的数量。
  剩下的部分,挨着水井,就开一小块儿菜地,种些日常吃的蔬菜、葱姜蒜一类的,还可以种点花,点缀下院子。
  而在原本的灶房之外,苏芸儿还新增加了一个灶台,也用棚子作为遮挡,多一口灶,以后天热了,就不在灶房里闷着了,改在院外做饭。
  到今天为止,原本几间屋子的修缮已经完成了,要开始给院子铺青砖、搭棚架了,所以苏芸儿特意来看着。
  新灶台旁,苏芸儿正在烧火煮水,就听到有人喊自己。
  回头看去,原来是林默娘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