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可奈何的意思(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,说出若干人生真谛)

  范仲淹先生一句"无可奈何花落去",说出若干人生真谛! 提及范仲淹,我们都知道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是他的名句,也是他一生的追求。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再醮长…

 

范仲淹先生一句"无可奈何花落去",说出若干人生真谛!

提及范仲淹,我们都知道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是他的名句,也是他一生的追求。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再醮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并得到他先生晏殊的真传,后考试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,迎母归养,改回本名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抚慰招讨副使,接纳"屯田久守"目标,牢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(1043年),出任参知政事,提议"庆历新政"。不久后,新政受挫,范仲淹被贬出京,历知�州、邓州、杭州、青州。皇�v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范仲淹扶疾上任,于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兵部尚书、楚国公,谥号"文正",世称范文正公。

 

而范仲淹先生晏殊也是幼年德高。从小伶俐勤学,5岁就能创作有"神童"之称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,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。次年,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,晏殊的神色绝不胆摄,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。受到真宗的嘉赏,赐同进士身世。宰相寇准说道:"晏殊是外地人"天子回答道:"张九龄岂非不是外地人吗?"过了两天,又要举行诗、赋、论的考试,晏殊上奏说道"我曾经做过这些题,请用其余题来测试我。"他的真诚与才气更受到真宗的赞赏,授其秘书省正事,留秘阁念书深造。他学习用功,结交持重,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重视。三年,召试中书,任太常寺奉礼郎。也是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。

 

他在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》中,写下: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斜阳西下几时回?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倘佯。

 

这首词的大意是: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琼浆,照样去年的天气昔日的亭台,西落的斜阳何时才气回来?花儿总要凋谢让人无可奈何,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,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倘佯。

 

其中:"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"成了千古名句!这是为何?

"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"似乎说的是自然规律,没有做作,没有修饰,一切都是那么自然,但词句却为自然奇偶句,整体工巧而浑成、流利而蕴藉,声韵协调,寓意深婉,缱绻哀感,宛如天意自成。道出了它的深刻寄义。而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。花的凋谢,春的消逝,时光的流逝,都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,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,所以说"无可奈何"点出它的寄义所在,然而这暮春天气中,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,而是另有令人欣慰的重现,春去春来,周而复始,那就是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?这种自然现象的"无可奈何"、"似曾相识"。却蕴含着我们一样平常生涯的哲理和真谛,这就是:一切一定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,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,这种现实生涯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。它告诉我们时间是永恒的,而人生是有限的。人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奋斗,耐劳追求真理,才气找到自己的幸福……

泉源:博客,迎接分享本文!

作者: admin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