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简介

  丽江,位于云南省西北部,南有文化古都大理,北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,丽江坐落其中,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阵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声明远播。   话说南北朝时期,在山的那里,水的那里…

  丽江,位于云南省西北部,南有文化古都大理,北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,丽江坐落其中,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阵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声明远播。

  话说南北朝时期,在山的那里,水的那里,来了一群人,这些人即是纳西族的先民,磨些蛮。由于处于两国的接壤地带,磨些蛮一直负有“守边”义务。

  直到1253年,忽必烈南征大理,进入纳西族区域后,对当地部落首领先后授以“茶罕章管民官”、“茶罕章宣慰司”等官职,至1276年,改设丽江路,丽江路因依傍于丽水(古水金沙江别称),由此得名。

  元朝时期,由于天下政治大局转变,丽江一带的“战略地位”不复存在,纳西人从游牧与征战的民族变为完全定居的农耕民族,丽江原政治中央白沙街逐渐失去原来的价值,他们最先对丽江坝子举行大规模开发,在通安州内加修了社仓等设施,使“巩本”(纳西语为仓廪,即米仓)到元朝后期已初具城镇规模。

  当朱元璋诛讨元梁王时,丽江土司阿得示意不愿意追随梁王,第一个归顺明朝,这种行为得到了朱元璋的鼎力赞赏,钦赐木姓,并世袭丽江土知府,直至雍正年间。

  木氏终于在明朝初年,搬到了“巩本”,今后最先了纳西族经济文化生长的新时代。

  丽江古城,又名大研镇,始建于宋末元初通安州,纳西名称叫“巩本芝”,“芝”为集市,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。

  丽江古城以没有城墙而著名,听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,筑城墙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“困”字之故。这里西有狮子山,北有象山、金虹山,周围的苍翠青山,把古城牢牢环绕。

  城里有木府、四方街、古桥等文化事迹。

  木府,就是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。木氏以“知诗书,好礼仪”而著称,对明廷极其忠诚,在明王朝的信托和支持下,不停扩张势力,是明代滇、川、藏接壤区域的一大势力,也是明王朝统治这一区域的有力支柱。

  木府历经元、明、清三代四百余年,鼎盛时期占地百余亩、修建近百座,是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,徐霞客叹其“官室之丽,拟于王者”,府内挂有历代天子钦赐的匾额十一块,反映了木事家族的盛衰历史。《木府风云》就是在这里拍摄。

  四方街,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央,是茶马古道上最主要的枢纽,传说是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,取“权镇四方”之意。

  现在的四方街是古城内著名的小吃一条街,由于每家餐馆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线,也被称为“丽江米线街”。

  古桥,古城内玉泉水分西、中、东三股穿城而过,在城区内分成若干支渠,穿街走巷,水系上,修建有桥梁300多座,形制各样,较著名的锁翠桥、大石桥、万千桥、南门桥、马鞍桥、仁寿桥,均建于明清时期,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。

  白沙古镇,古城以北10公里处,白沙古镇坐落于此,这里是纳西族的古都,曾经是丽江政治、经济、商业和文化的中央。

  作为“木氏家族”的发源地,这里可以说是最具有纳西遗风的古镇。

  束河古镇,位于古城西北4公里处,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实时,结构与四方街相似,青龙河自修建群的中央传过,建于明代且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,青龙桥横跨其上。

本站所有文章及内容系第三方作者上传,若有侵权行为请实时联系本站客服QQ:82779868删除,本站纰谬内容流传行为负担赔偿责任!

作者: admin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