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礼制建筑形式之一,具有很深刻的文化背景。换句话书,华表是很民族化的建筑式样。它一般用在宫殿、帝王陵墓前,既有装饰的作用,又有象征尊严的喻意。华表又叫“桓木”“望柱”“石柱”“神柱”等等。
关于华表的起源,有部落图腾的说法;有道路标识的说法;有谤木警示的说法;有乐器演变的说法;有仪表威仪的说法;有纪念意义的说法等等。无论哪种说法,华表样式里都包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情结,都具有民族文化的精气神。
我先说说帝王陵墓前的华表。以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乾陵为例。乾陵司马道南端立了梁通高达八米,底端直径超过1.2米的华表,基座为四方形,华表本身呈八棱,基座与柱身卯榫相连,衔接的地方处雕刻着优美的莲瓣,间有蔓草相衔,并刻有石榴花纹,上座是一盆仰开的莲花,莲花柱顶是一枚饱满的寿桃。华表所立的位置标志着司马道(神道)的开始。高大挺拔的华表,身正威严,象征着帝王的尊严和大唐的气势。莲座雅致,莲花已开,象征着帝王的人本之心,传递出济世安邦的情义。
到了明清时代,帝王陵墓前的华表不但样式有了变化,而且它的装饰作用凸显了出来。一是柱身出现了蟠龙纹、云纹,这和唐代帝陵有了明显的区别。二是华表顶部多雕刻着辟邪等象征正义的神兽,代替了唐代的寿桃。三是华表所立的位置有了变化,以清昭陵为例,华表立在了昭陵隆恩门和牌楼的前面。
天安门前华表的文化含义既传承了历史基因,又有所发展。它用汉白玉制作而成,与天安门同建于明永乐年间,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。它柱身刻着盘龙,柱头上立着瑞兽(神兽,有人也称之为望天吼)。整个华表雕刻细腻、壮观瑰丽,既有艺术美感,又象征正义亲民、勤政秉公的帝王情结。
华表从一产生,就凝结着国人的真善、追求、期盼,说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,其实很是恰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