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7年~420年,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的战乱时期。朝廷走马灯似的更替,统治集团忙于巩固地盘、攻城略池,无暇顾及中西交通。420年,鲜卑族首领拓跋��建立北魏政权,并逐步统一黄河流域,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。南北朝的高平镇,是中西交通必经的一个重镇。西域各国向北魏朝廷的朝贡活动,早在太延元年(435年)就已开始。当时北魏都城在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)。
由平城去西域,从君子津(古渡名,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清水河西北)渡黄河,经府谷、榆林、无定河上游,沿鄂尔多斯南缘至宁夏的盐池县,再经吴忠、中卫去河西走廊。太延二年(436年)八月,北魏派出6个使团前往西域。西域十六国则全部派使团回访北魏。
493年北魏迁都洛阳后,各国使团选用汉代传统丝路,雪球愈滚愈大。北魏每年派出的使团多达数十批,中亚、南亚、西亚的国家也加入到访问北魏的行列,尤其是各国商人、僧侣的往来,更是络绎不绝。北魏成书的《洛阳伽蓝记》描述当时丝绸之路的盛况:“百国千城,莫不款附;胡商贩客,日奔塞下。”这种繁盛情况,还可从一头波斯狮子的故事中得到印证。
525年,高平镇(军镇,今宁夏固原市)发生了一场由匈奴族、敕勒族发动的农民起义,大家共推敕勒族人胡琛为领袖,号称高平王。短短两三年间,南至关中的岐州(今陕西岐山县)、�州(今陕西彬县),北至灵州(今宁夏吴忠市),20多个州郡都被起义军攻克。528年,沃野镇的另一支起义军领袖破六韩拔陵,暗派刺客将胡琛杀害。匈奴族农民万俟丑奴接过义旗,继续与官军浴血奋战。
可他面对的是士气不振、军心涣散的低沉局面。出路在哪里呢?这时,西域有个国王派使节送一头狮子给北魏皇帝,恰好路过高平。为了重新唤起民众,振奋军心,万俟丑奴灵机一动,决定扣留狮子,取其吉祥之意,不用“高平王”的旗号,自称天子,按朝廷制度置百官,定年号为“神兽”,与北魏朝廷分庭抗礼。
起义军受“神兽”鼓舞,士气大振,又向南攻入关中。北魏朝廷调集大军,经过两年才镇压下去,万俟丑奴被俘。这位率义军转战7年的英雄,和那头神兽狮子一并被“槛送”至洛阳。人被腰斩于市,狮子则被豢养在动物园中供人观赏。
对这件事,有4部正史留下记载。《魏书》《北史》《隋书》都说狮子是厌哒国(今阿富汗北部伐济腊巴德一带)所献,于正光末年(525年)抵高平。《资治通鉴》和不属正史的《洛阳伽蓝记》则说是波斯“胡王”所献,528年抵高平。万俟丑奴“潜位”改元“神兽”之事,史家公认在528年。因此,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是正确的。
1480年前,洛阳城中有动物园吗?回答是肯定的。据当时成书的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五记载,北魏的洛阳城中,居住的外国人很多。西域“自葱岭以西,至于大秦(古罗马帝国),百国千城,莫不款附(派使团朝贡)。胡商贩客,日奔塞下。”由于中西交通的繁荣,有很多外国人来到洛阳定居。在洛水之南,设有永桥市。
永桥南、圜丘北的伊、洛二水间,有专供皇帝使用的“御道”;御道两侧,是建筑风格不同“四夷馆”,相当于今天的使馆区,专供各国使节和商人居住;永桥南道的东面,就是华林园,里面分别建有“白象坊”“狮子坊”“虎坊”等动物馆舍。因此,华林园是个规模不小的皇家动物园。其中的“狮子坊”,就是专为那头波斯神兽而建。第一位观赏者,当然是最高统治者皇帝。
狮子是不是百兽之王?魏庄帝元子攸决定当场试验。他对侍中李��说:“我听说老虎都怕狮子,不妨试一下。”于是诏令近山郡县都捕若干虎豹,选其中最雄壮强悍的,限期送往京师。巩县、山阳县各送来二虎一豹。元子攸亲临狮子坊猎奇,也忙坏了满朝文武和宫廷侍卫。老虎、豹子从铁笼中放进馆内,刚一见狮子,都被吓得“瞑目不敢仰视”,蛰伏着纹丝不敢动。元子攸十分扫兴,又命令把“熊坊”中已经驯化的大黑熊驱赶来。
笨拙的熊尚未入坊,刚闻到狮子的气味,便“惊怖跳踉”,拖着锁链落荒而逃。这些情景,都写入了《洛阳伽蓝记》中。这件事,是中国史籍首次关于狮子的明确记载。一个皇帝,放下朝政不管,专为验证狮子有多厉害而费这么大的周折,也算是千古奇闻。一年后,长广王登上帝位。他为王时已多次光顾这个动物园,对狮子早已失去兴趣,便又下了道诏书:虎、豹本山林禽兽,“囚之,则违其性,宜放还山林”;狮子“宜送归本国”。
从洛阳到波斯,三万里路程。其间有无数高山峻岭和沙漠、戈壁,谈何容易!送狮子的使臣又没有经验,各种运输用具、狮子的食物,都准备不足。从洛阳到固原这一段好说,可以用木笼放到车上行进,还可以购畜肉喂狮子。而进入茫茫戈壁后,车辆无法行进,马和骆驼又驮不动那个装着猛兽的木笼,人和狮子的饮水、食物都成了问题。万般无奈,只好半路上杀死狮子,一行人回朝复命。朝廷专为此事进行“朝议”,大臣们都认为这是“违旨”抗命,应处以重罪。皇帝认为不能因一狮而治罪于人,送狮子的人才总算保住了性命。
南北朝时丝路主线经过宁夏的固原地区,还有很多文物古迹为证。如北魏、北周时期具有印度风格的石窟造像,各种刻画“胡人”的陶俑、壁画等。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金币、银币,在当地民间收藏者手中就能见到。最能集中反映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盛况的,当数李贤墓。
1983年9月~12月,文物部门在固原市西郊发掘北周李贤夫妇墓,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域文物,计有:
鎏金银壶,高37.6厘米,细长颈,鸭嘴流,上腹细长,下腹圆鼓。腹部一周有突起的3组6人男女裸体图像,构成一个完整故事,描述征战中获胜归来的勇士,正博得一位美女的爱慕。壶把上部雕铸一个深目高鼻的武士头像,具有明显的古罗马人特征。这件稀世珍品,是典型的波斯萨珊王朝工艺品,但表现的人物又具罗马特色。因此,它出自波斯帝国俘虏来的古罗马工匠之手,也是世界上现存波斯萨珊王朝文物中的上品。
青金石戒指,重10克。所镶青金石上雕一人像,双手上举,各垂一穗,似在翩翩起舞。中国不产青金石,它的产地在伊朗和阿富汗的接壤地带。
玻璃碗,呈碧玉色,口径9.5厘米,薄得玲珑剔透,外壁有两排突起的圆圈图案,上6下8错位排列。从一个圆圈可以透视到3个以上的圆圈,成功地运用了凸凹面镜透光原理。它产自伊朗北部吉兰地区的古窑,过去只发现过残片。波斯萨珊王朝银币,分A、B两式,其中一枚是萨珊王朝卑路斯时代(447~483年)新铸(墓主下葬时)而尚未流通的B式银币。它应属外交使团带来的贡品。
这座古墓的墓主李贤,《北史》《周书》都为其单独立传,而且内容颇多。李贤的祖父从陇西成纪迁居原州。李贤早年丧父,14岁便承担起抚养弟妹、管理家业的重担。27岁时,李贤任原州主簿。在平定高平农民起义、收复原州城的战事中,连出奇计,又率兵民殊死拒战,因功授殿中将军、威烈将军、高平令。此后,就追随创建北周政权的宇文泰,在六盘山地区至关中往来征战,屡立战功。
有次宇文泰西征叛军侯莫陈悦,李贤担任先锋,从秦州(今甘肃天水市)追袭四百里,肩中流矢,拔掉箭头,继续率兵驰骋,直到原州西面的牵屯山,层层包围叛军。侯莫陈悦无处可逃,拔剑自刎。宇文泰破格嘉奖,升李贤为大将军、都督,可持节代表皇帝行令,又赏赐了许多奴婢、布帛和牛羊。李贤又率兵收复了泾州、凉州,为新建立的北周政权扩大地盘,历任原州、郢州、瓜州、洮州刺史,晋爵河西郡公、上柱国。北周武帝宇文邕尚在襁褓中,因卜“不利居宫中”,便送到李贤家抚养了6年。
因此,宇文氏建立北周政权后,对李贤更加宠信,先后授刺史、总管府总管,拜大将军。宇文邕登基后,特意到原州重访李贤故居。儿时情景,萦绕在心:原州乡音,醇响于耳;庭前桑树,繁枝入目;喜食之桑葚,甘甜在口;哺育之恩德,耿耿于怀。快乐的儿时情景,令久居帝阙的宇文邕大为感动,立即下诏:赐李贤妻吴氏姓皇家的“宇文”并收为养女;赏金腰带一副;御马及金鞋各一,银万两,彩绸五百段……连李贤的家人、下属,都各有赏赐。
李贤于天和四年(569年)在京师病亡,享年68岁。周武帝率臣僚亲临吊唁,哀伤之情,感动群臣,并宣布追赠李贤使持节、柱国大将军,随后葬于原州,墓中随葬的这些珍贵文物,有的出自古罗马工匠之手,有的产地在伊朗,有的出于阿富汗。它们多属古代西域各王朝送给中原朝廷的贡品。由于李贤与当朝皇帝有这段特殊情结,这些绝世工艺品最大的可能是先到皇宫,然后由皇帝赏赐,到了李贤手中。
好了,小编今天就讲到这里了, 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各位看官们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评论,各位看官大大,看到这了麻烦给小编点个大大的赞呗!!关注点赞,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!!喜欢小编发的内容一定要记得关注小编哦,嗯~,360度各种姿势来求赞求关注!! \(^o^)/动一动您发财滴小手,举手之劳└(^o^)┘感谢各位看官们!!祝各位看官们生意发发发,学业事业成成成,身体康康康!!! 感谢大家的支持!!小编在这里感谢各位看官们了! \(^o^)/ (图片来源于网络, 雷同纯属巧合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