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正月二十三燎疳,平凉人流传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!

正月二十三,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,夜幕降临,万家篝火,照彻西北大地,壮乎美哉!我想任何一场篝火晚会都不能和它相媲美,可谓是大西北的篝火节。 正月二十三“燎疳”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…

正月二十三,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,夜幕降临,万家篝火,照彻西北大地,壮乎美哉!我想任何一场篝火晚会都不能和它相媲美,可谓是大西北的篝火节。 正月二十三“燎疳”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尾,其间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。元宵是社火表演的高潮,而正月二十三则是社火表演的落幕和结尾。

“燎疳”的柴火多是蒿草等野生植被或者农作物的秸秆。人们除了割柴火、堆柴火之外,还要将除夕时贴上的对联、门神扯下,并用黄纸剪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的纸人悬挂于门楣之下,这种纸人叫做“燎疳娃娃”。到了夜幕降临之时,家家门前都堆放了一堆柴火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,然后插上“燎疳娃娃”,把扯下的对联、门神也投入其中一并点燃,随后再投入香表、鞭炮、盐粒等,点燃柴火,用火来烧掉“燎疳娃娃”。

这时候家家门前都是火焰闪动,一堆堆的火把院落乃至村落照得红彤彤的,火光和鞭炮声相互交织。人们都在火堆上跳来跳去“燎疳”,希冀消灾避祸,燎去以往的陈厄和晦气,让年在火火红红中过完。在有些地区,人们甚至要把小一些的家畜或幼仔抱着从火上跳过,以求牲畜兴旺。大人们往往象征性地跳几下,就站在一旁围观,娃娃们则不然,尤其半大的儿子娃娃们。

最后柴火烧尽,主人或者大家请出有经验的老农,由他们用铁锹把燃剩的带火星的灰烬轻轻的扬起,在半空中洒下,火花随风飘飞在黑夜里闪出点点亮光,像空中飞舞的荧火,又似烟花一样绚烂夺目。或许烟花的发明是从这里受启发而来也未可知。观赏之余,寄托了农人希冀秋天丰收的愿望。人们依据火星的大小、形状来预测当年五谷丰稔。火星多小而圆的,卜麦子成咧(着西北方言丰收);火星小而不规则的,卜荞麦成咧;火星大而圆的,卜豆子成咧;大而不规则的,卜玉米成咧・・・・・・其实,火星的形状与烧什么柴火、柴火燃烧的程度及抽打的粗细有关。 四处落下的火星,则要娃娃们一一用脚踩灭,防止引发火灾。当地上没有一丁点火星的,这时“燎疳”活动才宣告结束,娃娃们也才回家。对大人们而言,燎过疳,也意味着过年的一切禁忌都解除了,闲散不得了,又要开始繁忙的春耕了。

�素材来源:网络

�图文编辑:平凉事儿

作者: admin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